biāo
xīn
lì
yì
标
新
立
异
感情色彩: 褒义词
【解释】:标:提出,写明;异:不同的,特别的。提出新奇的主张,表示与众不同。
【出自】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支道林在白马寺中,将冯太常共语,因及《逍遥》,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,立异于众贤之外。”
【示例】:其中典礼集会之词,~固不可,机械陈腐亦不可。 <br>◎朱自清《钟明〈呕心苦唇录〉序》
【语法】:联合式;作主语、谓语、定语;形容故意与众不同以显示自己
近义词
别出心载
别出新裁
别创新格
立异标新
求新立异
别辟蹊径
独具一格
反义词
成语故事
支道林,名遁,是东晋时的佛教学者,本姓关,陈留(今河南开封南)人。他常与谢安、王羲之等名士交往,喜欢谈玄理,对《庄子》也很有研究。
《庄子》是战国时期庄周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。晋代的向秀曾为《庄子》作注,没有完成就死了,郭象继续他的工作,完成了注释。后来人们都引用郭象和向秀所作的注。《逍遥游》是《庄子》中的第一篇,也是一个难点。当时许多著名的学者深入钻研体味这篇文章的道理,都没有能够超出郭象、向秀的见解。
有一次,支道林在洛阳白马寺同太常护国将军冯怀一起聊天,谈到《逍遥游》,支道林说出了一种新的道理,大大高于郭象、向秀的解释,树立了一种新的见解,超出当时许多著名学者的认识。支道林所作的分析见解,都是那些著名学者苦苦搜求思索没有能够解决的。后来人们就吸收了支道林的意见来解释《逍遥游》。
成语“标新立异”原指独创新意,立论与众不同。后多指提出新奇的主张,创建新奇的式样。有时带贬义,指另搞一套。
成语出自: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