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ǒu
zhū
dài
tù
守
株
待
兔
感情色彩: 贬义词
【解释】:株:露出地面的树根。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。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,不知变通。
【出自】:《韩非子·五蠹》记载: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,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,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,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。
【示例】: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,岂是~之辈。 <br>◎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九十四
【语法】:连动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近义词
反义词
成语故事
从前,宋国有个农夫。一天他在田里耕作,忽然看到有只野兔子从远处奔来。只见它狂奔乱闯,竟撞在田边突出地面的一个树根上,顿时折断脖子死去了。
农夫喜出望外,赶紧跑过去,把那只死兔拣起来,带回家去,美美地吃了一顿。
自从白白拣到这个便宜之后,农夫再也不下田耕作了。他放下农具,每天坐在那个树根旁,希望再有野兔撞死在树根上。
一天过去了,两天过去了,十天半月过去了,农夫再也没有等到第二只撞树的野兔,但地里的庄稼却荒芜了。人们都取笑他这种行为,并且很快传遍了宋国。
一只野兔撞在树根上死去,这本来是非常偶然的事。它并不能证明,别的野兔也一定会撞死在这个树根上。可是这农夫竟然放下农具,不再干活,而专等这种偶然的收获,实在是太愚蠢、太懒惰了。
后来,人们用“守株待兔”来比喻有些人不想踏踏实实地工作,而希望侥幸地得到意外的收获和成功;或者是比喻凭狭隘的经验墨守成规,而不能根据情况变化灵活办事。
成语出自:《韩非子·五蠹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