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āo
zhù
感情色彩: 贬义词
【解释】: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,柱不能移动,就无法调弦。比喻固执拘泥,不知变通。
【出自】: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王以名使括,若胶柱而鼓瑟耳。括徒能读其父书传,不知合变也。”
【示例】:若非公孙杵臼,焉得赵氏孤儿,既以遇难避仇,不必~。 <br>◎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桑林奇遇》
【语法】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比喻固执拘泥,不知变通

近义词

反义词

成语故事

赵括,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。小时候读过兵书,有时和赵奢谈论兵法,连他父亲都难不住他。于是赵括十分骄傲,认为如果自己领兵打仗,天下就没有敌手。

赵惠文王死后,赵孝成王当政。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抗。这时赵奢已死,赵王派廉颇抗秦失败,就准备用赵括替代廉颇。上卿蔺相如劝阻赵王说:

“大王,您因为赵括懂兵法的名声而用他为将,就好像是胶柱鼓瑟。赵括只熟读了他父亲的兵书,而不懂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运用呵。”

赵王不听,任赵括为将。

结果,赵军果然大败。赵四十万大军降秦之后,全部被秦活埋。赵括本人也在打仗时被秦军射死。

“瑟”,是一种古代乐器;“柱”,是瑟上用来调节定音的短木。用胶把调音的柱粘住,就不能活动。后来,成语“胶柱鼓瑟”用来比喻拘泥固执,办事不知变通。

成语出自: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版权所有 © 2025 聚全网 保留所有权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