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ū
lèi
cuì
感情色彩: 中性词
【解释】:拔:超出;类:同类;萃:原为草丛生的样子,引伸为聚集。超出同类之上。多指人的品德才能。
【出自】: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出于其类,拔乎其萃,自生民以来,未有盛于孔子也。”
【示例】:而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,到处都有~的劳动英雄,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。 <br>◎杨朔《迎春词》
【语法】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,用于人或事物

近义词

反义词

成语故事

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山东鲁国,是我国有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和教育家。他创立了儒家学派,受到后人的崇敬。

孟子是在孔子死后一百多年的战国时代,生于山东邹国的孔子儒家学派的继承人。他非常推崇孔子,把孔子看作一个超人的天才。

有一次,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:“伯夷和伊尹都是很有学问的贤能人物,与孔子相比,是不是差不多了?”

孟子回答说:“伯夷和伊尹都是贤能之人,但不是个圣人。”

公孙丑接着问:“老师,您已经是位圣人了吧!”

孟子说:“从前子贡问孔子说:‘老师已经是圣人了吗?’孔子说:‘圣人,我做不到,我只不过是学习不知道满足,教育人家不怕疲劳罢了。’圣人,连孔子都不敢以此自居,我又算得了什么呢?”

“那么,孔子究竟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呢?”公孙丑又问。

孟子说:“世界上所有的事、物都有高下之分,麒麟对于走兽,凤凰对于飞鸟,泰山对于土堆,河海对于溪流,这些都是同类,我们一看就能辨别出它们的不同。圣人和一般百姓,都是人,属于同一类,但圣人却是远远地超出了百姓,大大地高出了人类,自从有了人类以来,没有人比孔子更伟大、圣贤的了。”

后来,“出类拔萃”这一成语,用来形容人的品德、才能超过一般人,或用来形容某种东西比其他的东西优异。

成语出自: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

版权所有 © 2025 聚全网 保留所有权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