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īn
zhēn
dù
rén
金
针
度
人
感情色彩: 褒义词
【解释】:金针:比喻秘法,诀窍;度:通“渡”,越过,引伸为传授。把高明的方法传授给别人。
【出自】:金·元好问《论诗》诗:“鸳鸯绣出从教看,莫把金针度与人。”
【示例】:用笔之活可作~。 <br>◎鲁迅《集外集拾遗·怀旧》
【语法】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把高超的技艺传授给别人
近义词
反义词
成语故事
民间风俗,姑娘们喜欢在七月七日晚上拜祭织女,据说能使自己变得心灵手巧。有个叫郑采娘的女子,每年的七夕都要虔诚地祭拜。
这一年,又到了七月七。采娘早就作好了准备,眼巴巴等到更深人静时分,把香案放到院子正中,摆上精美糕点,时鲜水果,点上香,恭恭敬敬地合着双手祈祷。
过了一会儿,似乎觉得天上有动静。一看,哎呀,采娘吃惊地瞪大了眼睛!只见带有华丽雨盖的车子遮蔽了天空,车下彩云缭绕,车队越来越近,停在了采娘前方。中间那辆最大最华丽的车里,坐着一位姿容华贵的女子,穿着云彩似的缥缈轻柔的衣裳,衣裳上彩绣辉煌。她微笑着问采娘:“我就是织女,你祈求什么样的福气呵?”
采娘听说是织女,喜出望外,忙说:“希望有一双巧手。”
织女就送给她一根金针,大约一寸多长,嘱咐采娘把金针别在纸上,藏在裙子里,三天不说话,手就会非常巧了。说完,丽人、车马都倏忽不见。
采娘捧着金针,又朝天空拜了几拜。非常慎重地按织女的话做了。以后果然织布绣花,飞针走线,手巧无比。
后来“金针度人”这一成语,用来比喻把好的技艺或诀窍传授给人。
成语出自:唐·冯翊《桂苑丛谈·史遗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