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uā
zhāo
yuè
xī
花
朝
月
夕
感情色彩: 褒义词
【解释】:有鲜花的早晨,有明月的夜晚。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。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。
【出自】:《旧唐书·罗威传》:“每花朝月夕,与宾佐赋咏,甚有情致。”
【示例】:到了~,依旧相约玩耍。<br>◎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○二回
【语法】:联合式;作宾语;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
近义词
反义词
成语故事
晚唐时候,北方的魏、镇、燕三处土地辽阔,兵强马壮。那儿的节度使虽然仍由皇帝颁封,实际上已不受中央政府控制。魏州节度使罗威,就是在他父亲死后自己继承官位的,皇帝也只能承认。此后除节度使外,唐王朝还封给他许多头衔,如“邺王”“中书令”“尚书”等。
罗威虽然身居高位,但很佩服儒家的学问,喜欢结交文人。他自己很聪明,思维敏捷,闲暇时读读书,写写诗,府中藏书竟达上万册。他最喜欢做的事,是在节令宜人时,选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,携一帮文人墨客、幕僚宾朋,迎风作赋,对月吟诗,是当时官僚中难得的有情趣的人物。因为酷爱自号“江东生”的诗人罗隐的诗,所以就把自己在花朝月夕所赋的诗集成一集,命名为“偷江东生集”。
后来,成语“花朝月夕”用来指时令、景物都非常美好。
成语出自:《旧唐书·罗威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