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ān
shǒu
dào
感情色彩: 褒义词
【解释】:监守:监管;盗:偷窃。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。
【出自】: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。已论命复有笞罪者,皆弃市。”颜师古注:“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。”
【示例】:总之少了谷石,却无案卷可凭,这就是~的匮空。<br>◎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九十四回
【语法】:紧缩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盗窃自己看守之物

近义词

反义词

成语故事

凤翔人杨炎,祖父、父亲都有“孝”的名声,因而受到朝廷的褒奖。杨炎自己人长得气派,文章雄丽有风格,“孝”的名声也很大。唐德宗继位后,就选他担任了宰相。

杨炎当宰相后,确实做了好几件有利于国家的大事。但是,他将私人恩怨看得很重,甚至将自己报恩或报怨放在国家利益之上,引起朝中大臣的怨恨。与他同时担任宰相的还有卢杞。杨炎因为卢杞人长得丑陋而常轻视他,因此卢杞也对他怀恨在心。

后来,杨炎罢相,改任左仆射,卢杞就寻找机会报复。杨炎原来在洛阳有一所私宅,托他的心腹、河南尹赵惠伯代为出售,赵惠伯就将他的私宅买作官署。杨炎罢相后,御史弹劾他“强迫官吏代卖私第,高估房价,多收钱币”。卢杞趁机火上浇油,诬他“监守自盗,应判绞罪”。杨炎还有其他事惹怒了德宗,终于被发配崖州,又在距崖州只有百里远的地方“赐死”。

后来,“监守自盗”这一成语,用来形容偷盗自己管理的公家的或业务上的财物。

成语出自:《旧唐书·杨炎传》

版权所有 © 2025 聚全网 保留所有权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