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uō
jīn
jiàn
zhǒu
感情色彩: 贬义词
【解释】:拉一拉衣襟,就露出臂肘。形容衣服破烂。比喻顾此失彼,穷于应付。
【出自】:《庄子·让王》:“十年不制衣,正冠而缨绝,捉襟而肘见,纳履而踵决。”
【示例】:平时所过的早就是~的生活,更那有什么余钱来做归国的路费呢? <br>◎郭沫若《学生时代·创造十年》
【语法】: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
近义词

反义词

成语故事

孔子的弟子曾子名参,字子舆。他以孝顺父母长辈著称,提出“吾日三省吾身”的修养方法。据说儒家的经典之一《大学》就是他著的。到了宋代,这部著作与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中庸》一起,成为朝廷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。

曾子是鲁国南武城(今山东省费县)人,但他在卫国(今河南省滑县一带)居住了许多年。这些年他非常穷,生活过得相当艰难,但他仍然很乐观,志气也不因此而见短。

曾子当时穷到什么程度呢?庄周作了具体的描述:

他穿的是乱麻当絮但没有面子的袍子,颜色剥错难看,手掌和脚底长满了厚厚的老茧。有时没有米,一连三天不生火做饭。接连十年也没有做一件新衣服。头上戴有帽子,但不敢去碰它一下,因为稍一触动,上面的带子就会断散。要是整一下衣襟,胳膊肘就会露出来。脚上的鞋子,也是藏头而露跟。

尽管曾子穷得这样,但他始终自得其乐。他常常拖着破鞋,朗读《商颂》,声音像敲击金石发出的响声一样洪亮,简直能震天动地。他生活得自由自在,天子不能得到他当臣子,诸侯不能得到他当朋友。

曾子居住在卫国的时候就穷得这样。庄周描绘中最形象的,就是“捉襟见肘”。“捉襟”,是整衣襟;“见肘”,即露出胳膊肘。本意是生活穷困,衣服破烂。后来,人们用这个成语来比喻顾此失彼,无法应付。

成语出自:《庄子·让王》

版权所有 © 2025 聚全网 保留所有权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