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ú
lún
tūn
zǎo
囫
囵
吞
枣
感情色彩: 贬义词
【解释】:囫囵:整个儿。把枣整个咽下去,不加咀嚼,不辨滋味。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。
【出自】:宋·圆悟禅师《碧岩录》卷三:“若是知有底人,细嚼来咽;若是不知有底人,一似浑仑吞个枣。”
【示例】: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,与其~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,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。 <br>◎朱自清《论诗学门径》
【语法】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含贬义,形容读书不认真
近义词
反义词
成语故事
从前,有一个医生向人介绍生梨和枣子的性能。他介绍说:“生梨对于人的牙齿很有好处,但是对于脾脏来讲却有不少妨害;而枣子呢,恰恰与生梨相反,对于人的脾脏有不少好处,但对于牙齿却有妨害。”
旁边有个人听到这话,连忙说:“我有一个好办法,可以吸取生梨和枣子各自对于人体的益处,而避免它们的害处。”
医生见他说得十分肯定,以为遇上了能人,就很感兴趣地问他:“不知您有什么好办法?”
“这很简单。”那人回答说,“我吃生梨的时候,只用牙齿咀嚼,不咽到肚子里去,不就可以让生梨有益牙齿,而不让它有害脾脏吗?等到吃枣子的时候,我就不用牙齿咀嚼,而一口吞下去,不就可以让枣子有益脾脏,而不让它有害牙齿吗?”
旁边的人听了,笑他说:“照你这样吃法,不是要把一个一个的枣子囫囵吞下去吗?”
后来,人们便用“囫囵吞枣”这个成语,来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,不加分析。
成语出自:元·白珽《湛渊静语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