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è
gōng
hào
lóng
叶
公
好
龙
感情色彩: 贬义词
【解释】:叶公:春秋时楚国贵族,名子高,封于叶(古邑名,今河南叶县)。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,实际上并不真爱好。
【出自】:汉·刘向《新序·杂事》记载: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,器物上刻着龙,房屋上也画着龙。真龙知道了,来到叶公家里,把头探进窗子。叶公一见,吓得拔腿就跑。
【语法】:主谓式;作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
近义词
反义词
成语故事
春秋时,陈国(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一部分)的子张听说鲁国(今山东省西南部)的君王哀公爱结交读书人,便长途跋涉来到鲁国,希望在鲁哀公手下找一份好的差事。
子张到鲁国的都城曲阜后,过了七天,鲁哀公还没接见他。于是他编了一个故事,让人传给鲁哀公。
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:
古时候,楚国叶(今属河南省)有个贵族名叫沈诸梁,人称叶公。此人最爱好的是龙。他家有许许多多用曲尺描画的龙,用凿刀刻画成的龙。从外屋到里屋,到处雕了花纹来摹拟龙。连各种用品像杯、盘、碟、茶几、衣服、被帐、座垫等等,也都有龙的图案。叶公就生活在周围都是龙的环境中,整天欣赏各式各样的龙的模样。他这样爱好龙,远近都闻名。
这件事终于让真龙知道了。它非常感动,决定亲自去向叶公表示谢意。真龙飞到叶公家里,把头探到窗户里来,尾巴拖在厅堂上。
叶公虽然一天到晚生活在龙的环境中,但却未曾见过真龙。一见真龙,顿时大惊失色,魂飞魄散,躲开龙转身就跑。
故事完了,子张又评论说:“原来,叶公所爱好的,只是画出来、刻出来的假龙,而不是货真价实的真龙!”
很明显,子张借这个故事,来讽刺鲁哀公只是表面上爱结交读书人,实际上并非真的要重用读书人。
这是战国时流传下来的一则寓言故事。后来,人们就概括出“叶公好龙”的成语,用来表示某些人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,但并非真正爱好它,到真正接触它的时候,反而畏惧它了。
成语出自:《新序·杂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