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ǒu
xuè
wèi
gān
感情色彩: 贬义词
【解释】:古时订立盟约,要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。指订约不久就毁约。
【出自】: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:“与大国盟,口血未干而背之,可乎?”
【示例】:~,宋人背盟,寡人伐之。 <br>◎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一回
【语法】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指订盟约不久就毁约

近义词

反义词

成语故事

春秋时,楚共王要攻打郑国,郑穆公的儿子子驷准备到楚国去以结盟求和。

子孔、子知道后,对子驷说:“我们郑国与晋国刚结盟,结盟时双方嘴里饮的血酒还没有干,怎么能够背弃盟约,去与楚国结盟呢?”

子驷笑笑说:“我们郑国与晋国的盟誓说得很清楚,郑国只服从强大的国家,现在楚国的军队来进攻我们,晋国不来救助,说明楚国是强国了。我们去与楚国结盟,怎么谈得上是背叛了与晋国的盟誓呢?”

子孔、子说:“你的话有道理,但我们这样做,神会不高兴的。”

子驷不以为然地说:“神只承认讲信用的盟誓,我们与晋国结盟,是因为那时受到了晋国的胁迫,这种结盟没有什么信用可讲,背弃它,神是不会怪罪的。”

子孔、子听了点头称是。

子驷到了楚国以后,向楚共王表示郑国愿意跟楚国结盟讲和,楚共王同意了,带了公子罢戎一起到郑国去举行结盟仪式。仪式过后,还没有来得及安定郑国,他的母亲楚庄夫人死了,他只好回国去奔丧。

后来,“口血未干”这一成语,用来比喻立盟不久就背弃盟约。

成语出自: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

版权所有 © 2025 聚全网 保留所有权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