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āng
yòng
感情色彩: 贬义词
【解释】:愎:任性;刚愎:强硬回执;自用:自以为是。十分固执自信,不考虑别人的意见。
【出自】: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其佐先穀,刚愎不仁,未肯用命。”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:“好问则裕,自用则小。”
【示例】:他想起李玉亭所说荪甫的~来了。他决定了主意不跟着荪甫跑了。<br>◎茅盾《子夜》十
【语法】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,十分固执自信

近义词

反义词

成语故事

公元前597年,楚庄王率军讨伐郑国。郑襄公一面坚守都城,一面派人向晋国求救。

三个月后,楚军攻破了郑国的都城。郑襄公纳降归顺,希望楚庄王让郑国做楚国的属国,而不要把郑国灭掉。

楚庄王接受了郑国的纳降,和郑襄公缔结了盟约,然后开始退兵。

这时,晋国的救兵已经赶来。大军由荀林父担任中军统帅,先縠担任中军副帅;士会、郤克率领上军,栾书、韩厥率领下军。三军到达黄河边,荀林父得悉郑国已与楚国讲和,对将领们说:“我们先回师,待楚兵退走后,再向郑国问罪!”

中军副帅先縠坚决反对,说:“不行!郑国叛晋归楚,我们岂能坐视。只要我们打败了楚军,郑国自会回到我晋国的怀抱!”

当天,先縠便不顾荀林父反对,率领本部人马渡过了黄河。荀林父见了,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,征询士会和栾书的意见。两人说:“你是军队的最高统帅,军队不听从命令你应该负责。再加上失去了郑国,回师很难交代。不如进军和楚军决一雌雄,即使兵败,罪名也可小些。”

荀林父听了,便下令全军渡过黄河。这时,楚庄王正准备班师回国。听说晋军到来,召集部下商议对策。大臣伍参说:“晋军以荀林父为帅,在军中没有权威。尤其是他的副手先縠,一向刚愎自用,不把荀林父放在眼里,这次又不顾荀林父反对,率先渡过黄河,这样的军队又有什么可怕的呢?望大王率军迎击晋军,必能战而胜之!”

楚庄王听了,便率军向北移动。不久,两军相遇。晋军指挥失灵,被楚军打得大败。

后来,“刚愎自用”这一成语,用来形容固执,不接受别人的意见,独断专行。

成语出自: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

版权所有 © 2025 聚全网 保留所有权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