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éng
xū
ér
rù
乘
虚
而
入
感情色彩: 褒义词
【解释】:乘:趁。趁着虚弱疏漏的地方进入。
【出自】:宋·张君房《去笈七签》卷一二0:“将至所居,自后垣乘虚而入,径及庭中。”
【示例】:若各存意见,不能和睦,是自己先孤了,别人安得不~。 <br>◎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七十四回
【语法】:偏正式;作谓语;多用于军事
近义词
反义词
成语故事
唐朝安史之乱以后,中央政权日渐削弱。地方藩镇一个个拥兵自重,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。
唐宪宗即位后,他见那些地方割据势力不听中央的号令,对中央构成很大的威胁,便想逐步消灭或削弱那些割据势力,以加强中央的集权。
当时,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拥有很强的实力,并屡次违抗中央的命令,唐宪宗便决定派兵讨伐吴元济。但几次讨伐,都没能取得成效。
公元817年,唐宪宗决定再次讨伐吴元济,他派有勇有谋的大将李愬领兵,向吴元济的老巢蔡州进击。
李愬率兵来到蔡州境内,先设计活捉了吴元济手下的骑兵将领李祐,争取他归顺了朝廷。接着,他通过李祐和另一名降将李忠义,掌握了吴元济兵力布置情况。
李祐向李愬献计说:“吴元济的精锐部队,都驻扎在洄曲一带,守卫蔡州城的都是些老弱残兵,我们可以乘虚而入,用一支精兵出其不意地急行军到蔡州攻城,等他的精锐部队得到消息,蔡州城肯定已被攻下,吴元济也被活捉了。”
李愬采纳了李祐的建议,在一个大雪纷飞之夜,率精兵直捣蔡州,活捉了吴元济,取得了辉煌的胜利。
后来,“乘虚而入”这一成语,用来形容乘对方力量空虚之时,突然打入。
成语出自: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